第26章

    边讲小孩童还把手伸开笔画。
    “那么多,那么那么多。”
    笔画完一脸严肃:“而且你要是不给粮的话他就要你家妹儿或你娘亲去他们家,一去就回不来了,我家的大姊儿就去了,都四年没回来了。”
    “还有还有石头。”
    一旁开始躲的老远的小孩听见他们在这骂官家也慢慢摸过来一块讲:“你忘了,还有兄长要不停的去他们那边干活,有时候还能直接把人累死嘞。”
    “对对对,之前那谁家的大哥不就是这样走的。”
    另一个小孩跟着这个刚过来的小孩附和着。
    “这么惨?”
    司马栩有点不敢信,她看的话本子里面的官家最多就丫鬟累点,有小就当丫鬟的配角,但那个丫鬟还能过年过节回家呢。
    看司马栩不信,小孩们的语气都大了些:“真的!”
    司马栩震惊让小孩们看了老有成就感,接着和她讲些官家的八卦,大家一开始是站着的,接着到蹲着,最后直接找了石头坐下一边磕瓜子一边听小孩童们讲。
    “石头!”
    “二狗!”
    “枣子!”
    几声中气十足的声音从老远穿来。
    讲话的小孩们皆是一惊,纷纷讲要回家了。
    石头,也就是不小心撞到司马栩的小孩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动作没那两个小孩利索。
    “那个大姐姐,我娘叫我回家了,你也回去吧。”
    “哎!”
    司马栩聊了那么久才想起他们刚开始是要找住处,连忙先拉住石头:“你家大吗?可以多住人嘛?我们想借宿一晚,给你们家半吊钱。”
    “半吊!”
    石头听见钱小小激动了下,想起自家没那么多房间,只好有些可惜的讲:“要不你们找找村长,我家小住不下。”
    “行,你带我们找村长,我给你四文钱。”
    司马栩拿了两个铜币出来先给石头:“喏,先给你两个。”
    “好。”
    有了铜币带回家也不会被骂,没准娘亲还会高兴,而且去村长家也不远。
    石头美滋滋的想着,接过铜币就在前面带路,一路带到村长家拿到另外两个铜币,怕被娘亲打骂,连忙往家跑。
    司马栩看着茅草土屋,伸手去敲有些老化的木门。
    “笃笃笃。”
    敲三下里面传出了年迈的声音:“谁啊?”
    司马栩他们等了会,一位白发老人打开了吱呀的木门,一看新面孔,看身着那么华丽。
    村长一开口也是:“官小姐…”
    “不是爷爷,我们不是官家的。”
    司马栩笑的亲和灿烂和他解释:“我们是侠客,路过借宿本村,我们给您们半吊子钱当借宿费。”
    村长听不是官家人的时候面上看司马栩就慈爱,讲到借宿本来要直接同意,没想到他们还给钱,村长看司马栩是更加慈爱。
    “好,”村长笑眯眯的,脸上褶子皱起,“你是个乖娃子,乖娃子等等村长去给你们找人家,一块走吧。”
    “谢谢村长。”
    司马栩看村长一只手杵着拐杖,就去扶另一只手:“您慢点不着急。”
    哪位老人不喜欢这样的娃娃崽,村长现在看司马栩都像看自村里的娃娃崽一样,笑着应声,脚下动作却不慢。
    “李家婆娘……小王……王二狗……”
    村长带着他们六个人走到了三家还比较大的人家,勉强凑出了三个房间。
    众人在去分配前都和村长道了谢,还帮村长搬了些远处的柴火去他家,村长看他们每一个都笑的合不拢嘴。
    六人简单商量完决定渊墨和邝安言住小王家大些的侧屋,长空和解悠住小些的王二狗家侧房。
    主要是渊墨已经预测好解悠必定会晚上来自己这边守夜,给长空一个人住小屋也行。
    最后两位女侠去李家大娘那边,李家大娘那边女人多,他们这边都不好去。
    决定好各回各家。
    夜间的村庄是安宁的,哪怕有狗叫也是让人安心的。
    一觉睡到屋里人准备干活,六个人收拾好去村长家给讲好的银两,可没想到村长家门口一大早围了一堆人。
    梨花木的轿子在篱笆外面随意放着,压折了村长家小孙女种的兰花。
    从背影都能发现这些人身着比这的村民都要金贵,就连一边看轿子的仆人都是睨着眼睛看每一个人的。
    司马栩带头往村长家门口走。
    --------------------
    第14章 西域美男
    司马栩带着大家走近了就能看见村长家门口一位一眼有钱人家老爷的人正气势汹汹的站着看面前仆人干活。
    “去把那个老不死的拉出来。”
    肥头油耳的老爷指着面前破旧的木门。
    司马栩看他手下的人要去砸门,连忙上前拦下。
    “你谁啊!”
    有钱老爷喊着,语气里是别人对他违逆的不爽。
    老爷身后的仆人让开一条路,渊墨他们也上前走到了司马栩旁边,渊墨他们往她身后一站都拿出自己当教的气势。
    就一下就把有钱老爷唬住了。
    看着脸肿的和猪头一样的人缩了一下层层堆叠的脖子就有些油腻腻。
    “本官告诉你们,我可是县里面派下来的官员,你们这是在阻止宦官做事,是大罪,我要是告到县老爷那你们是要进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