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反正不能随意丢到路上就是。
    墨珣又观察了一下,这才将梅花全都簪了上去。
    林醉看不到自己现在是个什么光景,但他除了相信墨珣的审美之外,似乎也无从选择了。
    林醉比起墨珣刚才还淡定一些,甚至都没开口问,墨珣觉得如何。
    墨珣定是觉得好看,才会动手的,若是不好……
    再不好也就这么一个晚上了,总不能扫了夫君的兴致。
    单在这个点上,林醉还是看得很开的。
    就算墨珣真的跟插旗似的把这三枝梅花随随便便插在他头上,那他要闹也得回家以后关起门来再跟墨珣闹了。
    夫夫俩头戴簪花,又开始在御花园里赏灯了。
    不过,这一次,他俩能用以赏灯的时间并不多,因为他俩才从石墩处离开一会儿,宣和帝便发话,让大伙儿到漱芳斋听戏。
    墨珣领着林醉,慢慢地朝着宣和帝的方向挪了过去。
    就算他俩最后没有跟上宣和帝,那也可以等内监领路。
    等墨珣看到了宣和帝,原本心里的不乐意,顷刻之间便烟消云散了。
    因为墨珣发现,宣和帝的脑袋上戴了一朵比自己头上还要大的罗花!
    墨珣远远地望了一眼,也是大红色的,看起来就跟自己脑袋上的那朵是一样的款式。
    如此一来,墨珣也算是心理平衡了。
    瞧宣和帝戴得这么心安理得,想来是觉得自己挺美的吧。
    漱芳斋表演的戏与年宴时上演的不同,但演来演去也就是个大团圆结局。
    太皇贵君不在,除了宣和帝便是由皇贵君点戏。
    宣和帝点的大都是写打仗类的,而皇贵君则是兼顾了一下,既有打斗,又有情长。
    墨珣活得久,看得也多,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绝对不假。
    因为他听说的、亲眼见过的,绝不只是戏文里的唱念做打。
    尽管是大团圆的结局,但一连串的悲欢离合让墨珣十分的不喜。
    身边的林醉倒是跟墨珣不同,他听戏听得很是认真,颇有些目不转睛的样子。
    等到一台戏毕,台下的众人这才开始小声地讨论起来。
    林醉显然也有话说,他侧过头便道:“夫君觉得这出戏如何?”
    墨珣稍稍思考了一下,这就一本正经地从唱功、乐曲、扮相、功夫等等各个方面都提了一句。
    尽管林醉看似非常专心地盯着戏台,但那也不过是因为此时的场合,容不得他四下张望、胡思乱想罢了。
    林醉刚才是一直盯着戏台没错,但墨珣这么一个大活人坐在自己身边,存在感又这么强,让林醉怎么又办法忽略掉?
    所以,适才,他的余光也落在了墨珣身上。
    墨珣看起来正是百无聊赖的样子,眼神也毫无波动,就像是戏台上的人,无论做什么,都无法打动他似的。
    正是因为墨珣这般神情,让林醉以为他其实根本就没在听戏。但现在,墨珣竟然逐条跟自己分析起刚才那出戏,倒是让林醉诧异得很。
    林醉本身是喜欢听戏的,甚至,刚才戏台上的剧情,让他有些触动。只是碍于身边这么多人,他才随手用帕子按了按眼角罢了。
    墨珣此时丝毫不提剧情,只一味地点评技巧,倒让林醉原先的触动全都退得干干净净,脑海里只剩下了墨珣所说的那些技巧。
    墨珣说着说着,见林醉本来戚戚的面容变成了哭笑不得,当即噤了声。
    林醉是无奈了,要指望他的夫君点评一下戏里哥儿和汉子之间的情感,怕是不大可能了。
    可这会儿,林醉听着墨珣面无表情地点评里头那个哥儿的扮相、身段、唱腔……这满是夸赞之词,什么气韵、风姿,还是闭嘴吧!
    听了让人心里堵得慌!
    墨珣身边坐着的正是大理寺卿,他向来酷爱听戏。一开始,墨夫郎问起墨珣的时候,他也就是随便听听,根本就不当回事。
    倒不是看不起墨珣,而是墨珣刚才听戏的时候的反应,让大理寺卿以为墨珣不喜欢听戏。
    但墨珣一开口,他就知道适才是自己想岔了。
    墨珣这哪里是不爱听戏啊,听他说话,这怕也是个戏迷了!
    本来大理寺卿还听得认真,可这会儿墨珣才刚点了一个就不再说话,叫他怎么受得了?!
    大理寺卿这下也顾不上墨珣是不是在同他夫郎说话了,这边挪了挪屁股,正对着墨珣开始讨论起戏台上的事来。
    林醉见状,倒是没有再开口,只是听着墨珣与他上峰小声地说起了戏来。
    等到戏台上第二出戏上演,大理寺卿还有些意犹未尽。
    他与墨珣聊上几句,就知道墨珣其实对戏文、剧情都无所谓,真正在意的就是技法、唱腔。虽然同自己的观点有些与自己相悖,但“瑕不掩瑜”啊,就这么点儿不妥,大理寺卿还是容得下的。
    墨珣对戏曲并不痴迷,但修真界也不乏有修士喜欢听戏,有些唱起戏来可比正儿八经的曲艺者强多了。
    万万没想到,当年随便学了一些,竟然还有这用途。
    墨珣看着大理寺卿十分热情地邀请自己找个时间一同听戏,一时心中亦生出不少感慨。
    等到两出戏完,已是亥时了。
    皇贵君见天色已晚,便主动向宣和帝提了。
    宣和帝精力十足,丝毫看不出疲态。但皇贵君所言不错,时候不早,是该让朝臣与命夫们归家了。毕竟,从明日开始,他要开笔,朝臣们需得进宫点卯上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