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卫景珩只在这用了午膳便顶着日头回了紫宸宫,好在一路基本是花园,树木繁茂,倒也不算太晒。
    虞亦禾经历了一上午种种终于闲了下来,她带着宁宁睡了晌觉,这一睡便又到了下午,醒来后带着宁宁练练大字,紫宸宫的平安公公便传来了口谕:陛下今晚歇在此处。
    第44章 她搂住他,不许他说!
    太后晚膳只用了些素粥,便怏怏地放下了筷子,并不是她胃口不好,只是心里惦记着些事。
    方嬷嬷自知道自家娘娘在想什么,不过她没说,反倒是提起了另一件事。
    “今早儿,纯贵嫔前脚回英华宫,虞昭媛后脚就去了,待了没到半刻就出来,纯贵嫔就请了太医,听说是被气的。”
    听到这些,太后果然提起了些精神,面上带了些看戏的笑,“虞昭媛是人家的亲妹妹,可不是要为姐姐出头,装病这个把戏早就被用烂了,陛下不会心疼的。”
    嬷嬷笑着搭腔:“是这样的,陛下中午在虞美人那用了午膳,晚上还要留在那里歇息。”
    太后毫不意外,“刚得手的总是新鲜,虞美人看着也不是坏孩子,宠些也无妨,哀家还盼着她能给哀家再生个孙子孙女呢。”
    虞家能想到的,太后自然也能想到,她也不排斥,生过孩子的妇人怎么了?宫里头隔几年就要进新的小姑娘,陛下又不缺,生育过正好,再生一个也安全顺利些。
    说不定还能生出一个和平阳一样的孙女。
    “是这样的,奴婢今早仔细瞧了,虞美人瞧着比其他娘娘康健多了,不说为陛下开枝散叶,便是活都能比旁人活得久。”
    这可说到了太后的心坎里,她又想起了宁宁,不禁点头,“这样好,你看宁宁被她养的多好,那小腮帮子,哀家可想捏了……”
    正说着,一个小太监趋步进来,“回禀太后,奴才查清了。”
    “快说!”
    太后迫不及待连行礼也叫他免了,小太监不敢拖延,连忙道:“宁宁小主子果真和娘娘您有些关系,北宁侯夫人的母亲和太后您的母亲是姨姐妹呢。”
    太后今个儿见了就觉得这世间难有这么凑巧的事,皇帝走后便派人去查了一下,看看两人之间是否有什么血缘关系。
    这京城里的达官贵族世代联姻,说不准哪代就有了联系。
    方嬷嬷在一旁算了算,“这算算已经是三代往上的事了呀。”
    属实有些远了,宁宁又是孙辈,便更远了。
    可太后却不在乎,只惊喜道:“怪不得能长得有六分像平阳,果真是亲戚。”
    她觑了一眼,心里觉得其实和有无血缘关系不大,不然北宁侯夫人和太后关系更近,怎不见太后更喜欢侯夫人?不过爱屋及乌罢了。
    可这些不打紧,只要太后能欢喜些,那便是天大的好事了。
    ……
    卫景珩到去灵和殿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前头的两个小太监提着宫灯在前面引路,转过几棵茂盛的大树后,就见前头宫殿的前方站着几个人。
    为首的女子亲自执着一盏宫灯站在路口,灯光在她素色的裙裾上缓缓摇曳,伴随着隐约的虫鸣,帝王的心一点一点地静了下来。
    卫景珩走到她的身边,自然而然地接过了她手中的宫灯又牵住了她另一只手,察觉她手心微凉,不由得蹙眉。
    “现在已经入了秋,早晚天凉,以后莫要在这迎接了。”
    此处还在灵和殿正殿前,距离后殿还有百步的距离。
    虞亦禾笑着颔首,稍微落后一些与他并肩往后殿走去,伺候的人远远在后头跟着,听到前方随风传来的声音。
    “宁宁睡了么?”
    “已经睡下了,白日了还算热,下午又睡得多,用晚膳的时候都打着哈欠,略吃几口便央着去睡了。”
    她的语气温柔缓慢,在夜风中又平添了几分温柔。
    “那就好,宫里可还习惯?”
    良久却没听见女子的回答,卫景珩侧首一看,隐约的烛光下,女子抿唇不语,帝王倏然没了话语,须臾后才道:“那是她太嚣张,朕罚了她……”
    见她还不说话,卫景珩又道:“太后也要求她每日把经文奉上,她决计偷不了懒。”
    抄经并不算很轻省的事,抄的多了,手腕,腰背酸疼,可不是闹着玩的。
    女子这才展露一丝笑颜,嘴里却道:“嫔妾知道陛下公正,咱们不说她了。”
    帝王一噎,刚刚不是你不高兴的么?可他看见她温柔的笑,便轻声道:“好。”
    里边的温柔和纵容他自己都没意识到。
    后头跟着的奴才们听了一耳朵,仿佛听到了一对寻常夫妻的对话,平淡中带着波折,叫人羡慕不已。
    不知不觉间,两人已经走到了后殿门口,待两人进殿后,温馨的氛围渐渐就淡了,虞亦禾几乎不敢与卫景珩目光对视,等他再抬手轻捏住她下颌的时候,她的脸已经有了淡淡的红晕。
    等帝王倾身过来时,她下意识地闭上了眼,可是帝王的呼吸却停留在了她的面前。
    虞亦禾慢慢地睁开眼,发现他的目光很是清正,在认认真真地瞧着她的脸。须臾后他才道:“痕迹已经很浅了,明日应该就看不出来了。”
    他这般正派倒显得她脑子里都是浑事,虞亦禾不禁有些羞恼,可又不好说,总不能怪罪帝王关心她吧?这也是她自己忽略了脸上的伤痕。